邮轮产业“加速重启”,青岛明年将“月月有船”
■“地中海号”邮轮将进驻青岛邮轮母港。
□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
10月26日下午,爱达邮轮旗下“地中海号”青岛航次发布会在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举行。发布会上,爱达邮轮正式宣布,旗下“地中海号”邮轮将于11月26日、12月1日进驻青岛邮轮母港,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市民游客带来6天5晚、5天4晚到访长崎、济州的风情之旅。
作为全新中国邮轮自主品牌,爱达邮轮致力于提供真正受国人喜爱的高端邮轮度假体验。爱达邮轮旗下“艺术之船”——“地中海号”邮轮全长292米,总吨位8.6万吨,可容纳2680名乘客,拥有1057间豪华客房和套房。“地中海号”邮轮全船充满浓郁的地中海风情和文化元素,融汇环球美食、精彩纷呈的娱乐活动、名品荟萃的购物环境,将为宾客带来精致的邮轮度假体验。
“青岛邮轮母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也是为数不多的位于城区中心的邮轮母港,链接‘邮轮+’产品优势明显;青岛邮轮客源市场可观,在市场推广中,山东及周边地区市民游客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。”爱达邮轮业务发展总监国佳介绍,下一步,爱达邮轮还将逐步加强在青布局,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市民游客带来高品质的邮轮体验。
自9月19日,交通运输部发布《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》后,天津、青岛、厦门等多个邮轮港口城市纷纷发出国际航线邮轮,按下邮轮经济“重启键”。继9月底“蓝梦之星”号在青岛复航后,“地中海号”即将在青启航,标志着青岛国际邮轮旅游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青岛发展邮轮旅游基础扎实、优势明显。自2015年开港至2019年,青岛邮轮旅游市场展现良好发展态势。早在2016年,青岛就成为第四个“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”。疫情期间,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协同市北区政府、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创办国际邮轮节,宣传普及邮轮文化、培育市场客源;创新实施“港有才·邮未来”人才计划,成立北方邮轮经济研究中心;设立驻佛罗里达联络站,聘任宣传推介大使,全面引入国际资源,以体系化创新举措推动邮轮复航和产业复苏。
但就目前发展来看,青岛的邮轮产业生态还亟待持续完善。在政策扶持方面,青岛邮轮产业还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起势阶段,从今年重磅发布的《青岛市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》来看,措施主要侧重于航线及客源补贴,在产业培育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;在产业人才方面,邮轮产业人才缺口较大;在消费环境方面,青岛客源腹地的邮轮文化和消费理念普及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“做强做大邮轮产业,激活客源市场是关键因素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邮轮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关乎邮轮产业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。”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综合部副部长、邮轮文旅部负责人郝东陈介绍,前期,围绕储“客”,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创新模式,创办“邮活力·邮精彩”青岛国际邮轮节,以绘画、摄影、音乐、电影、相声等多重艺术形式为媒,让市民在沉浸式场景中感受邮轮文化;积极赴北京及沿海流域重点城市开展专题推介,走访重点旅行社、客源企业,拓展储备客源,成效明显。就今年9月底在青首航的“蓝梦之星”号而言,青岛揽客数量占全部游客数量的三分之一,足见青岛客源市场本地的支撑力和对外地的辐射力。
邮轮旅游,“船”是主角。“我们正积极与各大中资邮轮公司对接,特别是与拥有多条邮轮、拟重点布局青岛的邮轮公司频繁互动、持续深化合作,目前已和爱达邮轮、蓝梦邮轮、东方邮轮签订航线运营和产业合作协议。”郝东陈告诉记者,就目前来看,从今年11月份到明年全年,青岛或将实现“月月有船”。“经过两年蓄能,2026年青岛邮轮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。”郝东陈介绍。
除此之外,为了突出港口链接“船”和“客”的平台性作用,港区也加快了智慧邮轮港建设步伐。山东省港口集团副总经理贾福宁介绍,前期,山东省港口集团已投入近3000万元对青岛邮轮母港客运大厅展开全面改造升级,率先建成我国北方邮轮母港首个数字化票务值船系统,通过科技赋能,全面提升旅客通关体验。未来,将进一步加大邮轮产业扶持投入力度,全力为广大邮轮公司、合作伙伴、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务。
据了解,下一步,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还将持续做强港口服务配套产业,发挥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“链主”作用,拓展“邮轮+”产业,重点打造“邮轮+文旅”“邮轮+康养”“邮轮+赛事”等特色化品牌,集聚高端价值链,引领邮轮产业创新发展,建设“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”;加快“驶向”邮轮自主运营,依托上海蓝梦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北方区域总部,落地邮轮船舶管理、供应链等项目;支持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与邮轮公司合作,通过收购、参股、建造等方式,稳步推进自持邮轮战略;探索布局邮轮设计建造,支持重点企业率先进入邮轮维修改装、小型邮轮/邮轮型客滚轮建造、邮轮配套装备制造领域,并逐步探索进入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。